谈到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,相信许多人都会想到它——腾势。没错,腾势可谓目前中国市场唯一一家已经实现量产的、且只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研发与生产的品牌。说它是中国品牌,因它起源于中国。但其实它的真实背景,则是汽车工业巨头戴姆勒与电池巨头比亚迪的共同合资。
三月的满洲里,依然寒风刺骨。当南方大部已经春暖花开之际,满洲里的气温依然在零下30度以下。来这里做试驾者,不是没有先例。但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,尚属首次。我在行前不禁产生了疑问?腾势400,能胜任这样的极寒天气么?
下面,我将从几个维度来聊聊我参与冰雪试驾的切身体会。
1. 极寒下续航
相信很多人提到电动车,首先在意的就是续航里程。本次试驾的车型为腾势已经开启售的腾势400。腾势向来以续航里程为车型命名,顾名思义,腾势400续航里程为400公里。这是常规路况下的续航公里数,还不包括刻意节能的驾驶方式。
极寒条件下,对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是一项极大的考验。将充满电的手机拿到户外,在半小时内电池电量会降到30%,一小时左右便会自动关机。通过实际道路驾驶来看,腾势依然存在虚电的情况,即续航里程掉得特别快,与实际行驶里程不对等。但在零下30℃的环境里,实际行驶80公里续航减去了110公里,这样的虚电表现已然不错。
2. 动力及操控
腾势400在动力及性能上,较过往产品有了一个大的提升。从47.5kWh升至62kWh。通电后即可提供300Nm的最大扭矩,且到来的很是直接,几乎没有什么延迟。腾势400的百公里的加速也提到了10.5秒,关键的是0-50km/h只需要不到4秒。这样的动力表现,对于日常市区来讲是够用了。
场地设于一座冰湖上面,分为8字圈、蛇形绕桩、大圆圈、多个90°角以及长直线。在冰雪路面下,即使重踩电门,依然不会因动力过猛而导致车辆失控。由于ESC的介入限制了动力的输出,所以以实际的冰雪驾驶体验来看,动力的感受并不明显。反而是ESC的作用及车身动态控制更令人印象深刻。另外,由于车身高度的优势,所以驾驶腾势400的视野及后视镜视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3. 配置及亮点
进入车内,腾势400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大亮点在于搭载了韦巴斯特一片式的全景天窗。这枚全景天窗的可开启面积也很大。腾势400的座椅宽大,填充物也较为柔软。车门板以黑色皮质配白色走线、档把的做工也很精致。四个车窗均为一键升降,诸多细节上腾势400均体现了德系“0妥协”的造车理念。
后排感受最为深刻的,还是空间。与奔驰E级相近的轴距带来了宽裕的后排空间,后排座椅支撑同样到位。我不知纠结该以两厢还是三厢来定义腾势400,姑且算是掀背的造型吧。掀背造型下的腾势400却有着极大的后备箱空间,令我始料未及。此外,后备箱还支持扫腿的方式开启。
通过两天试驾,我想,我先前的质疑应该是可以消除了。腾势的产品稳定性,算是经受住了极寒天气的考量。除了我所参加的这场试驾活动外,先前已有多批媒体前来完成了体验。换言之,这些车在高强度的使用条件下,已经在此服务了一个多月。
本次满洲里之行,不是我第一次接触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,却是我第一次对纯电动汽车进行冰雪试驾。腾势作为中国品牌电动车的领头羊,绝不是主机厂的下设的一个部门那么简单。通过几年的生耕细作,腾势人不断地突破自我。腾势400已经有了,腾势500还会远么?当续航一次次被突破,当产品技术趋于成熟稳定,剩下的思考则是车型选择了。期待着未来腾势会有更多车型面市,令产品线更为丰富。毕竟,在中国市场,SUV挺火的……